张先生在直播间买了张1元钱的低价流量卡,扫描二维码准备激活时被客服告知,做任务才能激活流量卡,额外还能赚钱。张先生万万没想到,自己只是抢个低价流量卡的实惠,最终却被骗35000元。北京市反诈中心8月6日发布新型诈骗预警,不到3天时间,已有多名事主深陷直播间低价电话卡激活骗局。
前些天,张先生刷短视频时,看到有主播在直播间(目前已被警方推送至平台查封)售卖1元流量卡,张先生立即点击直播间里的链接,花1元钱抢购了一张。两天后,张先生收到快递,里面有一张贴有激活二维码的流量卡。
张先生扫描二维码想激活卡片,立即进入一个网页,网页里的“客服”告诉张先生,激活流量卡需要做任务刷广告,而且刷广告还能赚钱。
既能用便宜的流量卡,又能赚钱,张先生欣然接受。每刷十个广告,提供截图,“客服”就给张先生结一次账。
“您现在只是普通用户,刷一个广告只能挣2.1元,如果花30元升级为中级用户,刷一个广告就是3.8元,刷十个广告就回本。”听着“客服”介绍,张先生心动了,当即给“客服”转账30元。很快,他就收到了刷广告做任务的返利。
看张先生已经完全上钩,“客服”又说,支付502元购买平台的广告币为直播间做广告投流,可以升级为高级用户,再刷一个广告就是5.2元……
就这样,张先生在“客服”忽悠下,一次次转账升级,直到转账了4600元后,“客服”称他操作失误,需要再转账上万元才能修复数据继续刷广告。张先生转账时偶然发现,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间投入了35000元,且“客服”给的返利也只是平台上的数字,根本无法转到自己账户,这才意识到被骗,向警方报案。
据反诈民警介绍,这类诈骗过程如出一辙,都是在直播间投放广告,以低价出售电话卡、流量卡吸引用户下单购买。随后,骗子会向事主寄送一张附带二维码的待激活电话卡。由于购买电话卡、流量卡都需要扫码激活,事主觉得按照商家给出的操作流程进行激活顺理成章,毫无防备。
“扫描二维码之后,事主会进入涉诈网页或下载涉诈APP,内置客服无一例外会要求事主做任务来激活电话卡,让事主不断加大投入做任务来实施诈骗。”反诈民警介绍。
7月中旬,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了骗子在网上开店出售货不对版的商品,在售后环节诈骗事主的新型诈骗案例。短短20多天,骗子又手段翻新,以出售低价电话卡做任务激活的话术来骗钱。反诈民警介绍,骗子利用电商平台、直播间、社交平台引流实施诈骗的趋势愈发明显,今后还会不断升级套路。
反诈民警提示,无论是出售货不对版的商品还是低价电话卡激活,都是骗子的引流手段,目的就是让事主与骗子建立联系。电商平台、社交平台都有专门的客服售后渠道,广大网友在网上平台购物时,切记不要脱离官方平台联系客服。凡是让事主脱离平台浏览网址、下载APP的都是诈骗。另外,正常激活电话卡、流量卡根本不会要求做任务,一定不要轻信。
记者:孙莹
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